大埔船灣靜靜見證着香港從漁村到國際都會的蛻變。這裏曾是珍珠養殖的興盛之地,客家六鄉的村民世代在此繁衍生息,留下豐富的文化遺產。1960年代,隨着香港首個人工淡水湖——船灣淡水湖的建成,這片土地開啟了新篇章,為城市發展提供重要資源,其後的填海工程更為大埔新市鎮的擴展奠定基礎。

時至今日,船灣不僅保留着深厚的歷史印記,更迎來嶄新的發展機遇。香港船灣高爾夫球會(Plover Cove Golf Club, PCGC)的規劃,將為這片土地注入活力,打造國際級的18洞錦標賽球場。這項發展既尊重船灣的自然環境與歷史底蘊,也為本地體育、旅遊及休閒產業開拓新可能。
從昔日的漁村風貌,到今日的淡水湖景致,再到未來的國際高爾夫球場,船灣始終與香港的發展脈搏同步,書寫着這座城市不斷演進的故事。
自然共生 科技創新
當國際級高爾夫球場設計團隊Fry/Straka的藍圖遇上大埔船灣的天然地貌,一場人與自然的精彩對話就此展開。PCGC以45億港元的總投資,並與農務專家Turfgrass®及Flagstick Golf Cours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攜手合作,正在打造亞洲高爾夫版圖上的新地標——這裏不僅是18洞錦標賽球場,更是一座融合臨海會所、星級餐飲、水療綠洲的綜合度假勝地。
在最近一次造訪PCGC工地時,我們有幸與PCGC董事總經理邱華瑋(Andrew Chiu)及總經理Dean Nelson進行深入交流。他們分享了對這個項目的遠大願景,以及球場如何通過高端設計與創新技術,重新定義高爾夫運動與生活方式的標準。
對於Andrew和Dean而言,這個項目承載了他們的個人熱情與使命感。Andrew多年來致力於香港地產發展,推動高效建設,為城市注入新活力。而Dean則曾在香港高爾夫界深耕11年,對這座城市懷抱深厚情感。
大埔船灣:承載歷史 開創未來
AC:PCGC董事總經理邱華瑋
DN:PCGC總經理Dean Nelson

GD:能否談談為什麼選擇Fry/Straka團隊來設計這個獨特的球場?
AC:無論在全球何處打造高爾夫球場,首要任務便是深入理解並尊重土地本身的特性。每一片土地都有其獨特的潛力與挑戰,而我們的目標是找到一個能夠真正洞察這些特質並將其轉化為設計靈感的團隊。高爾夫球場的設計就像冰山,表面所見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精髓往往隱藏在地形、土壤、氣候等細節之中。
我們球場的地勢獨具特色——高低起伏的圓頂形地貌,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為此,我們選擇了美國Fry/Straka團隊,尤其是球場建築師Dana Fry。他以其卓越的專業眼光,能夠深入挖掘土地的潛力,並將其轉化為獨特的設計元素。例如,我們希望球場的每一個角落都能欣賞到吐露港的壯麗海景。這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目標,但Fry/Straka團隊憑藉其對地形的深刻理解與創新設計,成功將這一願景變為現實,完美融合了自然地貌與建築美學。
此外,我們希望每個球洞都能展現多樣性,讓球手在每一次揮桿中都能感受到不同的挑戰與樂趣。球場的設計不僅融入了豐富的水景元素,使其成為視覺上的亮點,更巧妙地平衡了挑戰性與趣味性,避免因過高的難度而讓球手感到挫敗。我們的願景是將這座球場打造成亞洲乃至全球頂尖的高爾夫球場之一,成為一個兼具挑戰性與美感的獨特地標。
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一群對高爾夫充滿熱情的專業人士。他們每天以無比的激情投入工作,讓創意的火花不斷迸發。正是這種對土地的尊重、對設計的熱忱以及團隊之間的合作無間,讓我感到無比興奮與自豪。
我們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建造一座高爾夫球場,而是創造一個能夠激發靈感、挑戰極限並帶來無窮樂趣的地方。希望每一位踏足這片球場的人,都能感受到它獨一無二的魅力與精神,並在這片與自然完美融合的土地上,體驗到高爾夫運動的真正樂趣。

GD:在草種選擇上,有什麼特定的考量?
DN:在草種選擇上,我們的首要考量是適應香港獨特的氣候條件。香港的天氣具有明顯的特徵,例如陰天較多、濕度高,且夏季炎熱潮濕,這對草種的選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為了找到最適合的草種,我專程前往美國,實地考察了多家草坪農場,深入研究不同草種的耐候性、抗病性以及對濕熱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需要選擇一種不僅能在香港的氣候下茁壯成長,還能承受頻繁使用和極端天氣變化的草種。
例如,我們選擇了結縷草(Stadium Zoysia)作為果嶺和周邊區域的主要草種,因為它具有出色的耐熱性和耐濕性,能夠在高溫高濕的環境中保持良好狀態,還能有效抵禦病蟲害,非常適合香港的氣候條件。通過這樣的選擇,我們確保了球場在任何天氣下都能提供最佳的打球體驗。
AC:環保確實是我們設計中的重中之重。我們選擇的草種不僅能滿足高爾夫球場的功能需求,還能有效應對全球高爾夫球場面臨的環保壓力,例如水資源消耗和化學品使用。這讓我聯想到冰山的比喻:地表之上的草種表現固然重要,但隱藏在地下的基礎設施才是實現環保目標的關鍵。例如,我們的排水系統和沙層設計經過精密計算,既能有效排水,又能保留養分,從而減少對肥料和水的依賴。這種全方位的設計確保了我們在實現股東「打造最佳球場條件」願景的同時,也能踐行環保理念,為未來的高爾夫球場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榜樣。

GD:球場坐落於自然環繞的土地上,這會為會員和訪客增添獨特的體驗吧?
DN:當然!這片土地擁有許多珍貴的古木,包括土沉香——一種生長於內地及香港的瀕危植物,被《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第586章)列為近危物種,也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植物。這些古木將成為球場的標誌性景觀。我們還制定了約16公頃的植樹及保育計劃,不僅引入優美樹種,營造置身自然的氛圍,更致力於生態保護。於此,我們設立了1.2公頃的鳥類棲息區,延續土地的自然歷史並推動生態保育。
這裏不僅是高爾夫球場,更是一個自然教育基地,讓家長和孩子能近距離學習如何尊重與保護環境。我們希望將這片土地的自然之美與文化傳承保存下來,將最好的高爾夫球會留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讓他們也能感受這份珍貴的自然遺產。

GD:你希望會員和訪客在這裏有怎樣的感受?
AC:能夠參與這個項目,對我來說不僅是一份榮幸,更是一種傳承的責任。我們與一群充滿熱情與創造力的團隊合作,將這片土地的自然與歷史融入設計中,希望為未來留下一份珍貴的遺產。從會員和訪客踏入大門的那一刻起,我們希望他們感受到的不僅是會所的熱情接待,還有這片土地所承載的故事與精神。無論是在球場上面對挑戰,還是在賽後享受會所的輕鬆氛圍,每一個細節都經過精心設計,旨在創造一段難以忘懷的體驗。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當大家離開這裏時,帶走的不僅是一次高爾夫之旅,而是一段值得珍藏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