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in Morikawa: Get Set 好的觸球來自好的站位

業餘球員站位時雙腳分開的距離通常過大。

業餘球員站位時雙腳分開的距離通常過大。我理解其中的本意,他們想在整個揮桿過程中感覺更穩定,而較寬的站位似乎是實現目標的合理手段。你有沒有注意過職業球員在觸球時雙腳是否都固定在地上?雖然有些職業球員為了增加擊球距離而選擇踮起腳尖,但大多數人都明白當桿頭通過觸球區時,雙腳着地是一種非常穩定的姿勢,有助於提供穩定的擊球。 也就是說,如果雙腳相距太寬,這不僅會阻礙你的身體旋轉也會讓揮桿幅度變短。這是教練Rick Sessinghaus與我一直關注的地方。因為當我站位時,這個問題時不時就會出現。

當我雙腳站得過寬時,我傾向在上桿時向目標反方向橫移,而不是讓身體上半部份旋轉。這通常會導致右臀在上桿時來到右膝外側,或讓右肩下沉太多,這一切都會影響我的揮桿序列。下桿時身體則會卡住球桿,觸球時桿面也會相對目標微微打開。如果你看到我的球飛向球道或果嶺右側,很大機會就是站位時雙腳間距太寬。

Advertisements

當業餘球員站位太寬的時候,他們的下半身會鎖死,這樣就無法在下桿時做到讓身體向目標方向旋轉。這時,他們只能用雙臂進行揮桿。如果進行這樣的揮桿,你會變得過份依賴觸球時機,並希望用雙手和手腕控制桿面在觸球時來到正確位置並打出扎實擊球。此時若想打出一致性高的擊球,就只能依靠運氣了。

所以你應該如何站位?關鍵是讓雙腳之間的距離讓你感覺既穩定又平衡,但不要太寬,否則就無法讓皮帶扣在完全收桿時指向目標方向。對我來說,使用中鐵桿時一個很好的檢查點,就是雙腳間距應該微微寬過肩膀。

這樣的寬度能保證我在上桿時頭部和胸部保持在球正上方,同時又不會太窄,可以讓我在下桿時下半身完全釋放並最終做到穩定的收桿。當手握木桿時,我會站得稍寬一些。這裏再次強調,絕對不要太寬以至於讓自己感覺下半身被鎖死。即使做得不太對,窄一點總比寬一點要好。如果在試揮時感到身體不穩,你就該明白此時的站位需要調整。下一次當你准備進行擊球時,花點時間注意一下自己站位寬度。如果感覺不對,就簡單調整一下。我們很容易忘記站位的寬窄,但簡單的調整就可以讓你的擊球有巨大改變。

Advertisements

換個話題。我的首選彈道是小右飛,而且堅持在絕大多數開球時使用。你或許會認為職業球員們總喜歡改變彈道來適應球道,比如在右狗腿洞使用小右飛,左狗腿洞使用小左飛。但是我並不知道有誰能同時自如順暢地打出以上兩種彈道,而一旦偏離,就可能會是非常嚴重的失誤。我在選擇彈道時有個例外就是刮風的天氣。如果風從左側吹來而球道右側有着非常困難的障礙,我就會在開球時選擇小左飛來對抗風向。如果從左側刮來時速30英裡的大風,選擇小右飛絕對是一個糟糕的主意。

若想打出小左飛,我會改變站位而不是揮桿路徑。通過研究彈道監控設備會發現,為了打出小左飛所需要的由右向左的旋轉,我需要讓桿面在觸球瞬間指向球一開始飛向的方向,揮桿軌跡則相對桿面略微打開。對於我這樣的右手球員來說,這樣的做法會讓球開始飛向目標右側並轉回來,因為桿面相對揮桿軌跡是閉合的,就像左上圖那樣。對於常規的小右飛站位,你不會在這個角度看到我左側大腿或左臂。在這裡,我的腳和肩膀連線會微微指向目標右側,而桿面則指向希望球一開始飛向的方向。

當實際揮桿時,我會盡可能讓球桿沿着雙腳連線移動,這使得我的揮桿軌跡相對目標線由內向外。如果你能像我這樣進行簡單調整,只需要讓桿面在觸球時相對揮桿軌跡關閉,你就能打出希望看到的小左飛(上圖右)。不需要做出很大調整,你就可以改變彈道,只需要改變站位並沿着身體連線上桿。

Advertisements